孕期胎动时要注意什么

胎动和宫缩之间的区别很大吗?胎动有几种容易被误解的模式有哪些?这种胎动是胎宝宝和妈妈打招呼 , 孕妈妈别傻傻的以为宝宝要发动了 。
胎动对于孕期的妈妈来讲,是一种很神奇、很难忘的经历 。当日渐凸起的肚子里忽然像小鱼穿梭水面惊起的涟漪 , 或像寂静的门外传来噗噗的敲门声,或像森林里忽然被惊动的小兔子左突右跳的蹦起来……
这种感觉,甜蜜蜜又无法具体形容 , 而且是孕妈妈和胎宝宝独有的交流方式,任凭准爸爸在旁边羡慕万分,也只能用手摸摸、用耳朵听听,却无法感同身受其中满满的幸福感 。
胎动一般从孕4月开始 , 敏感的孕妈妈就可以感受到;
到了孕5月,很多孕妈妈都可以清晰的接到胎宝宝传来的讯息;
到了孕6月、7月,是胎宝宝最为活跃的时候,生存的空间足够大,生存的水面足够暖 , 生存的感觉日渐清晰,甚至能够听到妈妈时常对自己爱的呢喃 , 所以胎宝宝太开心了,和妈妈打招呼的频率就越来越频繁;
到了孕8月、9月 , 胎宝宝发现自己越来越迫切的想要见到妈妈,来到妈妈的怀抱,而不满足于仅仅在妈妈肚子里听听声音 , 也无法忍耐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所以他开始安安静静的做各种准备,蓄势待发!
到了孕晚期 , 胎宝宝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和妈妈打招呼,有别于胎动,却往往会被孕妈妈误认为是胎动的方式 , 那就是宫缩 。宫缩的出现,其实是胎宝宝要告诉妈妈:我想要见您了,亲爱的妈妈!

孕期胎动时要注意什么

文章插图
【胎动和宫缩的区别】
1、两者发动的方式不同
每个宝宝在子宫里都有自己独特的作息方式,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规律;而孕妈妈最为熟悉胎动的规律 。
如果胎动规律突然发生变化(比如胎动减少或胎动频繁),那么就是胎宝宝发出了求救信号 , 自己不舒服了,也许是缺氧了,这时就需要求助于医生 。
孕晚期宫缩时,孕妈妈的肚皮会发紧、变硬 , 并有酸痛感 。痛觉程度取决于宫缩强度,细微的宫缩疼痛感很弱,但临产前的真性宫缩有较强疼痛感 。
2、两者发动的频率不同
胎动比较突然,一下一下而来 , 但是子宫是软的,孕妈妈一般不会有不适感;
宫缩是缓缓起来,子宫逐渐变硬,孕妈妈会有腹胀或者腹痛感 。
有些子宫比较敏感的孕妈妈 , 胎动频繁的时候可能会诱发比较弱的宫缩 。
在预产期内,当宫缩伴随着疼痛,频率为5、6次/小时,且十分规律,这便是宝宝诞生的预兆了 。
【孕期胎动时要注意什么】 规律的宫缩每三分钟一次 , 若长于三分钟,那说明宫缩不够;若低于三分钟,说明次数太过频繁,这样可能会造成子宫供血不足,可致胎儿缺氧 。
3、两者发动的位置不同
胎动没有固定位置,时而左时而右 , 时而游动时而踢腿,完全看胎宝宝的兴致所在,一般情况下也并不持续发生;而孕妈妈则很有愉悦感;
宫缩时一般整个肚皮都在发紧、变硬,胎宝宝似乎在里面很紧张、很不舒服;孕妈妈则有坠胀感,有时想排便、排尿 。
【胎动有几种容易被误解的模式】
1、孕吐就是因为胎宝宝运动过程中踢到了孕妈妈的胃
事实上 , 孕吐往往发生在孕早期,是由于怀孕初期体内的免疫反应以及荷尔蒙变化所致 。与胎宝宝的行动无关 。
仔细想想,在孕早期胎宝宝还没有完全发育成型,怎么就有能耐踢到了妈妈的胃?到了胎宝宝真正可以“大闹子宫”的时候,正常情况下孕妈妈早就告别了孕吐,正欢欢喜喜的度过自己的孕中期呢 。
不过 , 也有研究说孕吐其实是在帮助孕妈妈排毒,对胎宝宝是有好处的 。
2、胎位不正是胎宝宝太调皮、运动激烈引起的
事实上,胎位不正的原因有太多种,例如妊娠周数多少、子宫内胎盘大小与着床的位置、骨盆腔大小与外形、多胞胎妊娠、脐带太短、羊水不正常等等相关因素 。
但并没有证明与胎动太过于剧烈有直接关系 。
胎宝宝激烈运动的时候是在孕20周到孕25周 , 但是这个时候羊水充足,自己个头儿又不是很大,活动的范围大,所以就比较自由自在 。
不过,有研究证明说胎动激烈与胎宝宝的脐绕颈是有直接关系的 。有些胎宝宝转着转着就把自己转出来了,有些胎宝宝却可能会越转越紧 。
【宫缩也有真假之分】
1、假宫缩
假宫缩发生在孕妈妈的妊娠后期,一般是无痛感、无规律性的宫缩 。只发生于下腹部,力度弱,持续时间短 , 且发作几个小时后会停止,宫颈没有张开,所以宝宝也不会诞生 。
2、真宫缩
真宫缩是孕妈妈临近生产时的宫缩 , 很有规律性且伴随较强腹痛 。开始时每十分钟一次,持续四十秒至六十秒 , 慢慢三到五分钟就发作一次 。痛感也随之加强 , 伴随着腹痛的加剧,孕妈妈的肚皮也会变硬 。
在预产期里,若孕妈妈子宫收缩发作时间在一分钟以上,间隙于五分钟以内,并持续一小时以上 。这种情况就应该去医院提前做好准备 , 因为宝宝就要降临了 。
总之,就是孕妈妈需要放松自己的心态,保持自己的敏感 , 孕中期坚持和胎宝宝定时定点的沟通、互动,孕晚期则要行动处处小心谨慎 , 随时接收胎宝宝传递过来的信息,为他的诞生做好积极的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