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的制作方法

    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 , 但主要是药用 。俗话说"酒乃百药之长",酒本身也有药的作用;而且 , 酒可以把药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全部溶出 ,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效 。"酒借药势、药借酒力",酒和药能互相提高作用 。如果说平时单用药时能发挥三分药力 , 那么在药酒中即可达六到八分 。而且酒和药混合后 , 酒劲会加大 , 如果平时能喝半杯酒 , 对于药酒 , 就只能喝一口 。
    制作药酒的方法:
    将药材泡入酒中 , 室内常温保存 , 但是要注意密闭、避光 , 每天摇动数次 , 这被称为"冷浸法",是最常用的 。还有一种"热煮法"――将药材放入酒中加热煮 , 可以温阳解表 。但是此种做法酒易挥发 , 使度数变低 , 不宜长期保存 , 因此只适合于短期内服用 。
    当药酒的颜色不再加深 , 表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已经停止渗出 , 药酒浓度已达到最大 , 就可以服用了 。一般来说 , 动物类药酒浸泡1~2周才可以服用 , 而植物类药酒3~5天就可以了 。有些贵重药材 , 可反复浸泡 , 离喝光前尚有1寸的液高时再次续入新酒继续浸泡 。
    温馨提示:一旦出现下述情况 , 就不要服用了 , 如药酒质地混浊、絮状物明显、颜色变暗、表面有一层油膜、酒味转淡、有很明显的酸败味道等 。
    如何喝药酒:
    饮用时 , 每次喝一两到一两半 。不善饮酒者可将药酒兑在黄酒或冷开水中 , 按量饮用 。滋补类药酒服用时间没有限制;而治疗用的药酒 , 最好不要在空腹或者吃饭时用;安神类药酒 , 适合在睡前1~2小时服用 。
    酒用白干 , 药材整根或切片
    不同的酒对疗效影响不大 , 一般根据个人喜好选取酒的度数和气味 。酒量小可选38度左右的低度酒;酒量大可选52度左右的高度酒 。通常不选曲酒 , 因为曲酒是由酒曲发酵而成 , 其内含有的酒曲香会和药物的气味混合 , 产生怪味 , 令人闻起来不舒服 。通常多选老白干或黄酒 , 与药材混合后气味清淡、芳香诱人 。
    白酒的好处是不容易变质 , 存放时间长 。但在南方偶尔也用果酒来制药酒 , 其酒精含量少 , 对人体刺激较小 。使用果酒制作时 , 一般采用煮提法――将药材煮好后 , 把药渣去掉 , 取适量药液兑入果酒中饮用 。
    药材可以整根放 , 也可以切成3~5毫米的片剂或者段剂 , 但很少研磨成颗粒 。因为颗粒容易使药液混浊 , 透光度不好 , 而且颗粒状药物溶解得快 , 浓度大 。除非需要快速溶解者 , 才会使用大块的颗粒 。
    装药酒的容器多选磨口的玻璃瓶子 , 便于密闭、防止药物氧化 。深色的瓶子最好 , 如果用透明的瓶子 , 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直射 。药和酒的比例搭配也有讲究 。一般来说 , 浸泡后的药材约占全部药酒体积的1/3.
    制作药酒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好它的保存 , 不要让就出现坏的变质 , 一旦出现就不要服用了 , 否则会伤害你的身体健康 。每日喝点中医药酒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 。
【药酒的制作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