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蒂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 柿蒂的功效
  • 柿蒂的作用
  • 柿蒂治病验方
  • 柿蒂方剂制剂
  • 柿蒂宜忌配伍
  • 柿蒂食用方法
  • 柿蒂用药禁忌
柿蒂为柿树科植物柿子的干燥宿萼 。别名:柿钱、柿丁、柿子把、柿萼 。有降逆下气、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 。胃热呃逆,可配伍黄连竹茹等同用;痰浊内阻之呃逆,配伍半夏陈皮厚朴等同用;柿蒂治胃寒呃逆,常配丁香生姜等同用,如柿蒂汤(《济生方》);柿蒂治虚寒呃逆,常与人参、丁香同用,如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若命门火衰,元气暴脱,上逆作呃,则须配伍附子、人参、丁香等 。
柿蒂的功效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降逆止呃
《灵柩·口问》篇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混,真邪相干,气并相逆于胃,而胃腑不受,复出于胃,故呃逆也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寒凉药物,寒气蕴胃,沿手太阴,循经上犯,入膈袭肺,胃气不降,气逆而上,发为呃逆 。复因膈间不利,呃声短频,深沉有力,不能自制,伴见膈间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愈甚,食欲减少,口和不渴,舌苔白润,脉象迟缓 。治当温中祛寒止呃 。《本草拾遗》曰:“蒂煮服之治哕气 。”孟诜曰:“哕气,煮汁服 。”柿蒂苦平偏温,苦可泄降,温能祛寒,苦温通泄,又入肺胃,善降肺胃之气,为温中祛寒,降逆止呃之常用药物 。又本品性平,和入养阴或清热之品,又可用于胃阴不足、胃火上炎及气机郁滞之呃逆 。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止咳下气
《医学三字经·咳嗽》曰:“《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 。” 外感风寒,邪束肺卫,宣肃失常,或痰浊内壅,肺气壅塞,均致肺气上逆,发而为咳 。症见:胸闷气急,上逆而咳,咳嗽声重,咽痒则咳,痰咯则爽,咯痰清白,食少体倦,或兼寒热,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象濡滑,抑或浮紧 。表当疏风,里当燥湿,二者均应降气止咳 。柿蒂苦平,又入肺经,善降肺气,肺气肃降,气不上逆,协宣肺止咳化痰之品,降气止咳,外感内伤,皆可应用 。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淋下尿血
本品烧灰存性,服之治血淋,取其苦涩之性,加之烧灰存性,能入血分,止血涩淋,则血淋自止 。
柿蒂的作用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抗心律失常作用
0.5%柿蒂提取物(ST)50mg/kg 腹腔注射于小鼠,能显着对抗氯仿诱发的室颤;亦能对抗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大鼠心律失常;ST12.5mg/(kg.天)腹腔注射,连续5天; 能对抗哇巴因所致豚鼠室性心律失常 。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镇静作用
ST100mg/kg小鼠腹腔注射,使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增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延长其睡眠时间,并明显拮抗吗啡引起的小鼠竖尾反应 。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抗生育作用
在家免抗生育筛选中,初步证实柿蒂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柿蒂柄优于柿蒂蒂,柿蒂的柄的抗生育率为79.6% 。
柿蒂治病验方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
治呃逆:柿钱、丁香、人参等分 。为细末,水煎,食后服 。(《洁古家珍》柿钱散)
治呃逆不止:柿蒂(烧灰存性)为末 。黄酒调服,或用姜汁、砂糖等分和匀,炖热徐服 。(《村居救急方》)
治伤寒呕哕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 。上二味,粗捣筛,只作一服,用水一盏,煎至半盏 。去滓温服,不拘时 。(《圣济总录》柿蒂汤)
治胞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两 。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 。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济生方》柿蒂汤)
治百日咳:柿蒂四钱(阴干),乌梅核中之白仁十个(细切),加白糖三钱 。用水二杯,煎至一杯 。一日数回分服,连服数日 。(《江西中医药》(3):20~22,1953)
治血淋:干柿蒂(烧灰存性),为末 。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服 。(《奇效良方》柿蒂散)
治呃逆:柿钱、丁香、人参等分 。上为细末,水煎,食后服 。方中柿蒂降逆止呕,为君药 。(《洁古家珍》柿钱散)
治血淋:干柿蒂(烧炭存性) 。为末,每服6g,空心米饮调服 。方中柿蒂清热止血,为君药 。(《奇效良方》柿蒂散)
治胸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30g 。上细切,每服12g,水1.5盏,姜5片,煎至7分,去渣,热服,不拘时 。方中柿蒂降逆止呕,为君药 。(《济生方》柿蒂汤)
柿蒂方剂制剂

柿钱散(《洁古家珍》) :柿钱、丁香、人参等分 。为细末,水煎,食盾服 。治呃逆属气虚者 。
柿蒂汤(《圣济总录》) :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 。上二味,粗捣筛,只作一服:,用水一盏,煎至半盏(用水 300毫升,煎至150毫升) 。去滓温服,不拘时,治伤寒呕哕不止 。
柿蒂汤(《济生方》) :本品、丁香各30克 。上细切,每服12克,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水约 450毫升,煎至300毫升) 。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治胸满咳逆不止 。
治呃逆不止(《村居救急方》) :本品(烧灰存性)为末 。黄酒凋服,或用姜汁、砂糖等分和匀,炖热徐服 。
治百日咳(《江西中医药》) :本品12克(阴干),乌梅核中白仁十个(细切),加白糖9克 。用水300 毫升,煎至150毫升 。一日数回分服,连服数日 。
柿蒂散(《奇效良方》):本品(烧灰存性),为末 。每服6克,空心米饮调服 。治血淋 。
丁香散(《古今医统》) :丁香、柿蒂、高良姜、炙甘草 。剂型:散剂 。上药各等分,研为散 。服法用量:每服6克,每日2—3次,空心白开水或米饮调服 。功效主治:温中祛寒止呃 。用于胃中寒冷所致之呃逆 。症见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愈甚,食欲减少,口中和而不渴,舌苔白润,脉象迟缓 。
柿蒂宜忌配伍

(一)柿蒂和合宜忌
中气下陷及下元不固者慎用 。
(二)柿蒂配伍应用
配丁香,于二胃寒呃逆,胸满脘胀之候 。
配旋复花,诸花皆升,惟旋复花独降 。其体轻性降,有降逆止呃之用,可用于脾胃气虚,痰湿上逆之呕吐噫气之症 。二者合用,降逆止呕之力更著,用于胃寒挟湿之呕恶、噫气、心下痞满之候 。
配刀豆子,刀豆子甘温,入胃、大肠二经,可温中下气,益肾补元,二药相伍,共用于胃寒呃逆,气不得降之候 。
配枇杷叶,枇杷叶苦平,入肺胃二经,有化痰止咳,和胃降逆之功 。二药合用,性味归经相近,枇杷叶助柿蒂降逆止呃,柿蒂助枇杷叶下气止咳,相须为用,用于胃热呃逆及气逆咳喘之候 。
配苏子, 苏子辛温,专入肺经,有下气止咳平喘之功 。三者相合,用于痰壅气逆,喘咳上气之症 。
柿蒂食用方法
玉米柿蒂粥
柿蒂10克.玉竹l5克,粳米50克 。柿蒂、玉竹加清水300克煎至150克.取汁 。粳米加水400克煮熟.加入药汁再煮一会即可,早晚食用 。本食疗方养阴清热.和胃止呕:适用于胃阴虚口干呕逆者 。
丁香柿蒂汤
原料:柿蒂10克,丁香3克,生姜5片 。
做法:将柿蒂、丁香、生姜洗净,放入砂锅内 。锅中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取汁,每日早晚,空腹乘热食用 。
药膳功效:此汤温中降逆,下气止呃,能预防胃癌 。
柿蒂白梅汤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适用于暖气者 。
组成:柿蒂15枚,盐白梅3枚 。
制作:水煎,取药汁200毫升 。
用法:频频饮服 。
生姜柿蒂茶
功效:温中和胃,散寒止呕 。适用于胃寒呕吐,症见不思饮食,呕吐泄泻,舌苔白、小儿呕吐 。
材料:生姜5克,柿蒂5枚,红糖10克 。
做法:将上药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焖10分钟,代茶频饮 。
柿蒂竹茹茶
功效:降气和胃止呃,主治呃逆,见呃声沉缓有力,胸宇满闷,厌食冷物,饮食减少,呕吐痰涎 。
组成:柿蒂3个,竹茹3克,茶叶10克 。将柿蒂、竹茹加工成粗末 。
制法:上药,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冲泡,盖闷20分钟后即可饮用 。1日内服饮完,不拘次数 。
宜忌:急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忌用 。
来源:《药茶治百病》
柿蒂用药禁忌

空腹慎吃生柿子或食柿后忌饮白酒、热汤、以防患胃柿石症;
糖尿病人、脾胃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外感风寒者忌食;
患有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动力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术后不宜食柿子 。
不要空腹吃柿子,柿子宜在饭后吃;
吃柿子的前后1小时内不宜喝牛奶 。
柿子含单宁,易与铁质结合,从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所以贫血患者应少吃为好;
柿蒂食物相克:
柿子不宜与酸菜、黑枣同食;柿子不宜与鹅肉、螃蟹、甘薯、鸡蛋共同食用,否则会引起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食柿子前后不可食醋 。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