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产品定义和分类 产品的五个层次是什么

引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产品”的解释是“生产出来的物品” 。那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有效率地狩猎,发明的飞石索、石刀等便是产品;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各样的产品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人与物、人与环境相互关联的纽带 。本文主要介绍产品的定义和分类 。
1、产品的定义
很多东西的定义都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同样地,产品的定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我觉得现代汉语词典对“产品”的定义就是从狭义上进行解释的,即产品是生产出来的物品,用上更丰满的描述那便是:产品是指人们生产出来的用于满足人们某种需求(如物质需求、生理需求或精神需求等)的物品,它更多地是一种有形的物品 。如果从广义上来解释,产品除了包括有形物品之外,还应该包括无形的东西,如服务、观念和文化等 。从这个广义上的含义来说,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和社会、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且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或载体 。广义上的产品既可以是有形的物品,诸如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电饭煲、热水器、冰箱、手机、空调、电脑、电视机、家具、路灯等,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文化形态或它们的组合,如保险机构推出的保险产品、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教育机构提供的知识服务等 。
要更深刻地理解产品定义,那么就不得不提到产品整体概念了 。有些学者将产品整体概念分为五个层次来描述,分别是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和潜在产品,它们的含义如下 。

  • 核心产品:指整体产品提供给购买者的直接利益和效用,通俗来说核心产品体现了产品的使用功能,是客户真正要买的东西 。每一种产品实际上都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而提供的服务,这是产品的核心所在 。核心产品在产品整体概念中是属于最基本且最主要的部分 。
  • 基本产品:基本产品也称一般产品或形式产品,它代表核心产品的宏观化,一般指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物质实体形态,即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主要包括产品的造型式样、品质、特征、商标和包装这五个方面 。即便是纯粹的无形服务,也会具备类似的形式特点 。
  • 期望产品:是指客户在购买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 。
  • 延伸产品:指客户购买基本产品和期望产品时获得的各种附加利益的总和,包括产品说明书、质量保证、产品运送、安装、维修和技术培训等,这些都是在服务上给予消费者实实在在的好处 。
  • 潜在产品:指对于现有产品或开发物而言,在未来可能通过改进和变革而产生的潜在状态的产品 。潜在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现有产品可能的演变趋势和前景,对于引领市场是很重要的 。在产品设计时,设计具有前瞻性的潜在产品是需要扎实功底的 。
产品整体概念的五个层次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菲利普-科特勒等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使用五个层次来表述产品整体概念可以更为深刻和准确 。在产品整体概念中,营销人员在规划市场供应物时,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到能提供顾客价值的上述五个层次 。
关于产品几个层次的概念可能有些抽象,举个例子或许更容易让人理解 。譬如,夏天太热,想买台空调降暑,那么用户心中会对心仪的空调产生一个期望产品;购买了一台空调,空调就是一个基本产品,客户得到了空调的室内温度调节等功能(这就是核心产品),商家为客户提供免费配送、安装及售后服务,这便是延伸产品(附件产品) 。
2、产品是商品吗?
在生活中,有些物品被称为产品,有些物品则被称为商品 。产品和商品究竟有什么不同?
产品和商品的定义是不同的 。在生活中有人把产品简单地理解为商品是不正确的,两者是有区别的:商品是用于交换或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当一种产品经过交换后进入使用过程,那么它就不再被称为商品了,当然如果产品后来又产生了二次交换,那么在二次交换的这个过程中,它又能被称之为商品 。简单一点来理解,商品的生产是为了交换,即商品是用来交换的产品,而产品则不要求有交换这个过程 。当产品作为商品时,厂商或销售商注重的是它能产生的经济价值 。
例如,厂商生产并出售的冰箱是商品,它明码标价,当客户买下它放在家里使用时,它便不再是商品了,而仅仅是一件产品 。商品交换附带的作用是带有经济利益,商品交换可以为厂商或中间商带来利润,当然也可能产生亏损现象 。如果某一天搬家了,将家里的冰箱转手卖给别人,冰箱作为产品又产生了二次交换,那么在此转手出售的这段时间内,它又能被称为商品了,因为有交换这个动作存在 。
3、产品分类
市面上产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那么对产品进行分类就很有必要了 。
产品的分类有很多种方式 。如果分类依据不同,那么最终区分出来的类别结果也将不同 。一个产品往往具有多个特征属性,这些特征属性可能会导致产品归属于不同的类别系统,相互交织 。这是正常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产品的特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产品进行分类时,要认真考虑分类背景和分类需求分别是什么,分清哪些特征属性是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分清主次,这样才能找到一个最恰当的分类依据,才能将产品分类工作做好 。
一般而言,产品分类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 。
  1. 按照产品的用途不同进行划分,这样可以将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供应链上,从上游工厂出来的产品,往往成为了下游工厂的生产原料或耗材 。这要看站在哪个角度上进行划分了 。
  2. 按照生产它们的物质生产部门的不同,可以将产品划分为工业产品、建筑业产品、农业产品、互联网产品等 。同时,各部门内部产品还可以继续逐级细分(也就是可以根据所处行业内部结构进行划分),例如工业产品内部可以分为轻工业产品和重工业产品,轻工业产品下又可以分为日用化学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文具用品、消费电子产品、通讯设备产品、医疗产品、衣服、烟草产品等 。
  3.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所处不同阶段等类似依据来划分,可以将产品分为预期产品、试制新产品、未定型产品、定型产品(型式产品)、标准化产品等 。
  4. 按照产品主要材料来划分,可以分为塑料产品、金属产品以及各类新材料产品等 。
  5. 按照产品的主导成分和功用等综合因素来划分,例如,可以将产品分为服务、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等 。其中,流程性材料通常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特定状态的有形产品,其状态可能是流体、气体、粒状、带状等,如汽油、润滑油、布匹,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通常需要用计量特性对其进行描述 。
值得注意的是产品分类要看应用场合、分类目的和具体的其他情况而定 。产品分类有助于人们(如客户或设计师)掌握其特质与属性,方便产品流通,凸显产品优势 。
4、结束语
对于产品设计师而言,掌握产品的定义和分类是有必要的,尤其要掌握产品整体概念的五个层次定义,以及了解产品和商品的区别 。这样,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活动时,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产品,深究产品的五个层次,把握设计重点,将创意和灵感转化为实际产品,令设计出来的产品作为商品时能够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又能让产品在使用时可以满足人们生理或心理的某种需求 。
【分享产品定义和分类 产品的五个层次是什么】一个成功的好产品,必然在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和创新性上要做到完美结合才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