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绿萝,郁郁葱葱


绿萝 , 郁郁葱葱1997年年底的时候 , 王周生给我寄来一张新年贺卡 , 她这样写着:“所幸的是 , 你的那盆绿色植物依然郁郁葱葱 , 充满活力 。 原来 , 只要有心 , 我还会养活花草的……”噢 , 绿萝是我夏日里送她的生日礼物 , 同时给她的还有一盆生机盎然的水竹 。 两盆植物都是那种清爽的绿 , 很朴素 。 读她的贺卡 , 我笑了 , 为她的有趣 , 也为那盆郁郁葱葱的绿萝 。
我“认识”王周生已经10来年了 , 是读夜大时候一个老师偶然提及并介绍的 。 那时我读小说《陪读夫人》 , 读得入迷、读得沉醉 , 读出同为女性的许多共鸣和感慨 , 我的老师可能在另外一所大学里当王周生的任课老师吧?偶然的 , 他提起了这部小说的作者王周生 , 问我想认识吗 。 记得是我先给王周生邮寄明信片 , 写些什么忘记了 , 是寄到巨鹿路作家协会转交的 。 我当时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 毕竟她是有名的作家 , 而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读者 , 况且作家协会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 , 实在不敢保证她能否收到这张简单的明信片 。 那好像是1993年的事情了 。
没想到 , 王周生很快就回信了 , 很平等很热忱的信 , 带给我欣喜和温暖 , 也带给我与她之间10来年的愉快交往 。 以后 , 我给她写信谈自己的爱好与困惑 , 也去电话谈读书的感想 , 包括她的作品;她来信也来电话鼓励我 , 还多次寄来她的作品集 , 如《我看美国的月亮》、《笑过的印记》、《性别:女》、《红姨》等等 。 这样的交往尽管也是偶尔 , 但每次读她的作品和她的来信 , 或者听她电话里“呵呵”的笑声 , 我总能感受到她的诚恳和率直 , 那是绿萝一样的柔韧与谦和呢!每每这样的交流 , 我心里也荡漾起微笑 , 感觉到生活里的绿意 。
是1996年末的时候吧 , 我所在的单位面临拆迁 , 我下岗了 , 我似乎遭受了生活寒流的袭击 , 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突然而至的困境 。 是王周生给我寄来她的信和一本散文集《笑过的印记》 , 并在书的扉页上题字: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她是用鲁迅先生的精神鼓励我 , 也是用她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来坚定我的信念 。 捧着她邮寄来的书 , 我眼睛不由的湿润 , 很感动 。 在以后的日子里 , 我很快鼓起勇气 , 和同事合伙开了公司 , 开始了艰难却富有挑战的丁作 。 渐渐的 , 公司运作走向正常 , 生活也得到保障 。 我感谢王周生关心和鼓励 , 1997年夏天那个美丽的七夕日 , 托人捎去了一份简单的生日礼物:自家栽植的绿萝和水竹 。
绿萝是最朴素的植物了 , 我觉得王周生也是最朴素的人 , 她心灵朴素、作品朴素 , 她所追求的文学境界和人生境界也很朴素 。 她以她的笔写下她的所见所思 , 不夸张 , 不矫情;她以她的心与人交往 , 不虚伪、不张扬 。 忘不了那次 , 儿子面临高考 。 她来电话对我说 , 有什么问题不清楚你带着儿子来我家咨询好了 , 我先生比较了解各大学的情况 。 我听了 , 真是感激啊 , 尽管最终我不忍心麻烦她而没有带儿子去她家 , 但是有她的真诚关心 , 我们的内心都踏实多了 。 正是她的朴素和诚恳 , 让我喜欢她并且敬仰她 , 也由此更加关注她的作品 , 有时候甚至不知天高地厚地批评她的作品 。 2000年秋天 , 我收到她给我寄来新作品《性别:女》 , 阅读之后 , 明明欣赏 , 却还是忍不住毛毛躁躁地写了一篇短文章投稿到《文汇读书周报》 , 对她的这部小说作了几点分析批评 。 我知道自己的观点难免偏颇 , 文章发表后也忐忑不安 , 真是草率啊!是否辜负了王周生一向对我的友好?可后来 , 当她知道是我写了有关批评文章 , 不但没有怨言 , 反而觉得批评的有见解 , 还要谢谢我呢 。 我再次感动 , 我看到了她谦虚的品格和豁达心怀 , 一如那盆绿萝 , 清爽平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