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番茄的品种及番茄的栽培技术( 五 )


番茄在炎热的夏天, 均有不同程度的落花现象, 其原因是夜间高温妨碍了雌蕊的正常生理机能, 也影响了花粉的发芽、花粉管伸长不良, 花粉中的淀粉含量减少, 最后便引起子房枯萎 。 攀枝花的早春番茄在4月下旬后难于座果, 主要原因就是高温 。
防止番茄落花, 可以采取人工授粉, 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 在低温或高温下的落花则可以使用保花保果剂(植物生长促进剂)来解决 。 利用保花保果剂来防止番茄落花.可以提早采收, 大大地增加前期产量, 同时也可以增加总产量, 但总产量的增加没有前期产量的增加明显 。 在防止番茄落花的保花、保果剂中, 用得比较多的有2.4~D、防落素、复合防落素、番茄灵等, 其应用浓度为2.4~D为10~20mg/kg, 防落素、复合防落素、番茄灵为15~40m∥kg, 在处理时, 气温低, 浓度使用得高些, 而气温高, 使用的浓度应低些 。
保花、保果剂在番茄开花后1~2天使用, 既可以防止落花, 又可以促进所结的果实生长迅速, 果型整齐 。 如果在小花蕾时就处理, 则子房膨大很慢, 所结的果实较小, 如果在谢花后几天才处理, 就没有防止落花的效果了 。 应用时, 只要将药剂沾到花器上(花瓣、萼片、花柄或雌、雄蕊等), 实际应用时, 可采用喷洒、浸花和涂花等多种方法 。 由于2.4~D对番茄的枝叶容易产生药害, 受到药害的叶片表面皱缩而狭长、细小, 严重的会引起嫩枝叶卷曲, 所以生产上通常用浸花法或用毛笔、棉花等将2.4~D药剂涂到花上 。 防落素、番茄灵等对枝叶的药害较轻, 可以用小型喷雾器喷洒到花序上 。 采用浸花和喷洒的方法时, 应该在一个花序有3朵以上的花开放后, 才可以对整个花序浸花或喷洒, 这样既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又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
6、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番茄栽培过程中, 病害造成的损失比虫害造成的损失为大 。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白粉病、脐腐病等, 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等, 其中猝倒病和立枯病是番茄育苗期间的主要病害 。
番茄苗期病害的防治, 以加强苗床管理, 增强番茄秧苗本身的抗病能力为主, 药剂防治为辅 。 在苗床内一旦发现病苗, 应立即拔除, 然后用400倍铜铵合剂, 或1000倍75%的百菌清液, 或500倍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液, 或多菌灵、托布津等药液轮换喷, 则可以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
晚疫病则可选用25%瑞毒霉或25%甲霜灵600倍液, 40%增效瑞毒霉500倍液, 40%乙磷铝或40%疫霉灵200倍液, 75%百菌清500倍液, 64%杀毒矾或58%甲霜锰锌 400倍液, 每隔5~7天喷药一次, 连续3~4次, 如喷后遇雨, 则需要补喷 。
对早疫病则可选用1:1:200的波尔多液;400~500倍的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液, 500倍70%的代森锰锌液, 600倍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液, 400倍40%的灭菌丹可湿性粉剂, 500倍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液等, 每天左右喷一次, 连喷4~5次, 即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
青枯病初期可用500%的敌枯双, 50%苯来特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液灌根, 每穴灌药水0.25~0.5kg, 每10~15天一次, 连灌2~3次, 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
脐腐病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在空气干燥时务求供水均匀, 或在结果期内施用1%的过磷酸钙或0.1%的氯化钙或0.1%硝酸钙[Ca(N03)2]溶液等进行根外追肥补钙等措施, 均具有良好的防病作用 。
番茄钻心虫(棉铃虫)等用50%杀螟松乳油、40%乙酰甲胺磷乳油、90%敌百虫晶体等100倍液, 或2000~4000倍20%杀灭菊酯乳油, 2.5%溴氰菊酯乳油或3000倍40%菊杀乳油液, 或800~1000倍敌敌畏液等在番茄开花初期开始使用, 每隔7天左右一次, 共3~4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