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锈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牡丹锈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文章插图

牡丹有着“花中之王”的美誉 。 牡丹品种繁多 , 色泽亦多 , 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 , 尤其黄、绿为贵 。 牡丹花大而香 , 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 牡丹锈病是牡丹常见的一种病害 。 对牡丹有着较为严重的危害 , 我们要及时的对其进行防治 。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牡丹锈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
症状:
牡丹叶片被侵染后 , 叶面无明显病斑 , 或有圆形、不规则形褐色小斑 , 叶背着生黄褐色小疱斑 , 破裂露出黄色粉堆 , 即夏孢子堆 。 后期叶背出现丛生或散生的暗褐色、纤细的毛状物 , 即冬孢子堆 , 在转主寄主松树上侵染枝干 , 引起纺锤形肿瘤 。
病原菌:
(1)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 。
(2)锈菌以菌丝在松树上越冬 , 4--6月在松树上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 , 锈孢子成熟后借气流传播到牡丹上侵染危害 , 并产生夏孢子堆 。 生长期内夏孢子重复侵染 , 后期形成冬孢子堆 , 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松树 。
(3)一般于牡丹、芍药开花期后发生 。 7—8月危害严重 。 温暖潮湿、多风雨利于发生 ,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花圃容易发病 。
防治办法:
(1)加强栽培管理 , 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 。
【牡丹锈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2)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 。
(3)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

    推荐阅读